新闻中心
吉林省吉旅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强化“三个紧” 做好中秋假期旅游市场工作

NEWS

强化“三个紧” 做好中秋假期旅游市场工作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中国旅游报
  • 发布时间:2024-09-14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综合考虑中秋假期特点、民众出行需求、近期天气情况等因素,做好中秋假期旅游市场工作要紧跟市场需求,丰富产品供给;要紧贴假期特点,精心做好服务;要紧盯制度落实,全力确保安全

       暑期旅游旺季刚过,中秋假期即将到来,旅游市场有望再迎小高峰。携程、飞猪等多家在线旅游平台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中秋假期,人们的旅游活动主要以中短途为主,同省酒店订单比例达到50%以上。周边游、“微度假”、团圆游、乡村慢生活等需求旺盛。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秋假期,各地结合亲情思念、家国情怀、传统文化、地方元素等主题,积极策划推出了一系列节庆活动、特色旅游产品,努力将中秋佳节的传统“老习俗”玩出“新花样”,不断增强广大游客的旅游参与度、体验感和吸引力,继续保持国内旅游市场的火热势头。

       据报道,首届“京彩灯会”——2024年北京中秋国庆彩灯游园会将于9月14日至10月31日在北京园博园举办,其间600余亩的园区将被10万件彩灯挂件和200余组彩灯点亮,成为北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灯会。深圳将推出中秋花月晚会、华服千灯大巡游、非遗“铁花秀”等活动。吉林松原将推出查干湖环湖马拉松赛、国际铁人三项精英赛、查干湖环湖自行车赛、少儿搏击争霸赛等赛事活动。这些独具节日特点和当地特色的活动将成为中秋假期人们出游的热门选择。

       综合考虑中秋假期特点、民众出行需求、近期天气情况等因素,笔者认为,做好中秋假期旅游市场工作,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加大产品供给,让游客游得舒心;坚持以游客为中心,精心做好服务,让游客游得舒服;坚持以安全为底线,全力以赴保障,让游客游得舒坦。

       首先,要紧跟市场需求,丰富产品供给。中秋假期,游客更加注重旅游消费活动的体验性和参与感,尤其是团圆游和夜游的氛围更浓、仪式感更强。相关平台数据显示,赏月、游园、灯会等深度体验历史文化的“中式夜游”,热度同比增长约60%,将成为一大看点和亮点。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成渝城市群等区域的中短途出游需求旺盛。各地应围绕“中秋佳节”主题,积极把握赏月、夜游等市场需求,注重传统与时尚相融合、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和旅游产品,让中秋假期旅游产品更加多元化、品质化。

       其次,要紧贴假期特点,精心做好服务。中秋假期,自驾游或“高铁+落地租车自驾游”,将是短途游、省内跨城和邻省跨城游客的主流选择。飞猪平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租车预订量相较于2019年同期增长超一倍,高铁站成为最热门的租车门店选择区域。这一出游交通方式,再加上举家出游的显著特点,更需要用心用情做好服务。

       各地应加强对车流量、客流量、酒店入住率、景区拥挤程度等的动态监控,利用微信、手机App等平台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要加强“大客流”应对防范,尤其对重点景区、特色节庆活动、热门演出等进行研判,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善于运用智慧旅游在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提高引导协调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共同营造安全祥和、文明有序的温馨环境。

       最后,要紧盯制度落实,全力确保安全。各地应进一步健全协同联动的假日应急调度机制,落实假日旅游安全方案预案,健全各项旅游安全制度措施,严格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各地文旅执法部门应会同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及时处置中秋假期可能出现的旅游消费投诉、重大舆情和涉旅安全事件,着力净化旅游市场和消费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超强台风“摩羯”先后在海南文昌市、广东徐闻县登陆,造成严重灾害;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持续出现罕见的35℃至39℃高温天气,对当地旅游带来一定影响。各地文旅部门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中秋假期旅游安全工作。

       我们还高兴地看到,今年以来,不少外国游客开启中国行,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美好的中国之旅:“中国很City,欢迎来Travel!”相信,中秋节假期,也会有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感受中国。期待各地尤其是入境旅游热门目的地,针对外国游客推出更多特色产品和精细服务,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强化“三个紧” 做好中秋假期旅游市场工作

【概要描述】       综合考虑中秋假期特点、民众出行需求、近期天气情况等因素,做好中秋假期旅游市场工作要紧跟市场需求,丰富产品供给;要紧贴假期特点,精心做好服务;要紧盯制度落实,全力确保安全

       暑期旅游旺季刚过,中秋假期即将到来,旅游市场有望再迎小高峰。携程、飞猪等多家在线旅游平台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中秋假期,人们的旅游活动主要以中短途为主,同省酒店订单比例达到50%以上。周边游、“微度假”、团圆游、乡村慢生活等需求旺盛。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秋假期,各地结合亲情思念、家国情怀、传统文化、地方元素等主题,积极策划推出了一系列节庆活动、特色旅游产品,努力将中秋佳节的传统“老习俗”玩出“新花样”,不断增强广大游客的旅游参与度、体验感和吸引力,继续保持国内旅游市场的火热势头。

       据报道,首届“京彩灯会”——2024年北京中秋国庆彩灯游园会将于9月14日至10月31日在北京园博园举办,其间600余亩的园区将被10万件彩灯挂件和200余组彩灯点亮,成为北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灯会。深圳将推出中秋花月晚会、华服千灯大巡游、非遗“铁花秀”等活动。吉林松原将推出查干湖环湖马拉松赛、国际铁人三项精英赛、查干湖环湖自行车赛、少儿搏击争霸赛等赛事活动。这些独具节日特点和当地特色的活动将成为中秋假期人们出游的热门选择。

       综合考虑中秋假期特点、民众出行需求、近期天气情况等因素,笔者认为,做好中秋假期旅游市场工作,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加大产品供给,让游客游得舒心;坚持以游客为中心,精心做好服务,让游客游得舒服;坚持以安全为底线,全力以赴保障,让游客游得舒坦。

       首先,要紧跟市场需求,丰富产品供给。中秋假期,游客更加注重旅游消费活动的体验性和参与感,尤其是团圆游和夜游的氛围更浓、仪式感更强。相关平台数据显示,赏月、游园、灯会等深度体验历史文化的“中式夜游”,热度同比增长约60%,将成为一大看点和亮点。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成渝城市群等区域的中短途出游需求旺盛。各地应围绕“中秋佳节”主题,积极把握赏月、夜游等市场需求,注重传统与时尚相融合、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和旅游产品,让中秋假期旅游产品更加多元化、品质化。

       其次,要紧贴假期特点,精心做好服务。中秋假期,自驾游或“高铁+落地租车自驾游”,将是短途游、省内跨城和邻省跨城游客的主流选择。飞猪平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租车预订量相较于2019年同期增长超一倍,高铁站成为最热门的租车门店选择区域。这一出游交通方式,再加上举家出游的显著特点,更需要用心用情做好服务。

       各地应加强对车流量、客流量、酒店入住率、景区拥挤程度等的动态监控,利用微信、手机App等平台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要加强“大客流”应对防范,尤其对重点景区、特色节庆活动、热门演出等进行研判,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善于运用智慧旅游在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提高引导协调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共同营造安全祥和、文明有序的温馨环境。

       最后,要紧盯制度落实,全力确保安全。各地应进一步健全协同联动的假日应急调度机制,落实假日旅游安全方案预案,健全各项旅游安全制度措施,严格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各地文旅执法部门应会同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及时处置中秋假期可能出现的旅游消费投诉、重大舆情和涉旅安全事件,着力净化旅游市场和消费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超强台风“摩羯”先后在海南文昌市、广东徐闻县登陆,造成严重灾害;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持续出现罕见的35℃至39℃高温天气,对当地旅游带来一定影响。各地文旅部门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中秋假期旅游安全工作。

       我们还高兴地看到,今年以来,不少外国游客开启中国行,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美好的中国之旅:“中国很City,欢迎来Travel!”相信,中秋节假期,也会有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感受中国。期待各地尤其是入境旅游热门目的地,针对外国游客推出更多特色产品和精细服务,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中国旅游报
  • 发布时间:2024-09-14
  • 访问量:0

 

       暑期旅游旺季刚过,中秋假期即将到来,旅游市场有望再迎小高峰。携程、飞猪等多家在线旅游平台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中秋假期,人们的旅游活动主要以中短途为主,同省酒店订单比例达到50%以上。周边游、“微度假”、团圆游、乡村慢生活等需求旺盛。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秋假期,各地结合亲情思念、家国情怀、传统文化、地方元素等主题,积极策划推出了一系列节庆活动、特色旅游产品,努力将中秋佳节的传统“老习俗”玩出“新花样”,不断增强广大游客的旅游参与度、体验感和吸引力,继续保持国内旅游市场的火热势头。

       据报道,首届“京彩灯会”——2024年北京中秋国庆彩灯游园会将于9月14日至10月31日在北京园博园举办,其间600余亩的园区将被10万件彩灯挂件和200余组彩灯点亮,成为北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灯会。深圳将推出中秋花月晚会、华服千灯大巡游、非遗“铁花秀”等活动。吉林松原将推出查干湖环湖马拉松赛、国际铁人三项精英赛、查干湖环湖自行车赛、少儿搏击争霸赛等赛事活动。这些独具节日特点和当地特色的活动将成为中秋假期人们出游的热门选择。

       综合考虑中秋假期特点、民众出行需求、近期天气情况等因素,笔者认为,做好中秋假期旅游市场工作,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加大产品供给,让游客游得舒心;坚持以游客为中心,精心做好服务,让游客游得舒服;坚持以安全为底线,全力以赴保障,让游客游得舒坦。

       首先,要紧跟市场需求,丰富产品供给。中秋假期,游客更加注重旅游消费活动的体验性和参与感,尤其是团圆游和夜游的氛围更浓、仪式感更强。相关平台数据显示,赏月、游园、灯会等深度体验历史文化的“中式夜游”,热度同比增长约60%,将成为一大看点和亮点。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成渝城市群等区域的中短途出游需求旺盛。各地应围绕“中秋佳节”主题,积极把握赏月、夜游等市场需求,注重传统与时尚相融合、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和旅游产品,让中秋假期旅游产品更加多元化、品质化。

       其次,要紧贴假期特点,精心做好服务。中秋假期,自驾游或“高铁+落地租车自驾游”,将是短途游、省内跨城和邻省跨城游客的主流选择。飞猪平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租车预订量相较于2019年同期增长超一倍,高铁站成为最热门的租车门店选择区域。这一出游交通方式,再加上举家出游的显著特点,更需要用心用情做好服务。

       各地应加强对车流量、客流量、酒店入住率、景区拥挤程度等的动态监控,利用微信、手机App等平台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要加强“大客流”应对防范,尤其对重点景区、特色节庆活动、热门演出等进行研判,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善于运用智慧旅游在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提高引导协调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共同营造安全祥和、文明有序的温馨环境。

       最后,要紧盯制度落实,全力确保安全。各地应进一步健全协同联动的假日应急调度机制,落实假日旅游安全方案预案,健全各项旅游安全制度措施,严格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各地文旅执法部门应会同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及时处置中秋假期可能出现的旅游消费投诉、重大舆情和涉旅安全事件,着力净化旅游市场和消费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超强台风“摩羯”先后在海南文昌市、广东徐闻县登陆,造成严重灾害;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持续出现罕见的35℃至39℃高温天气,对当地旅游带来一定影响。各地文旅部门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中秋假期旅游安全工作。

       我们还高兴地看到,今年以来,不少外国游客开启中国行,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美好的中国之旅:“中国很City,欢迎来Travel!”相信,中秋节假期,也会有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感受中国。期待各地尤其是入境旅游热门目的地,针对外国游客推出更多特色产品和精细服务,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其他内容

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月惠民活动丰富多彩 2025-04-24 13:32:36
       4月21日,记者从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惠民活动推介会上获悉,4月21日至5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将举办“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月惠民活动,以美团、支付宝、高德、携程、华住、喜马拉雅等为代表的60多家合作单位将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学”七大场景开展消费促进和宣传推广活动,投入惠民补贴超10亿元。        美团副总裁、酒店旅行负责人李锦飞介绍,“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月期间,美团将发挥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优势,投入亿级补贴,联动全国餐饮、酒店、景区、本地生活等行业优质商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惠民生、促消费活动。推广“以食带旅”一站式出游新体验,上线“5.19百城千味美食特惠季”,投入4000万元资源,结合不同时令推出系列活动。近期至5月推出应季“小龙虾”主题促销活动,满足消费者春夏时节尝鲜及夜间消费等堂食或外卖需求。活动期间,美团App将上线“中国旅游日”专属优惠,涵盖旅行、酒店、门票等多个品类,通过直播等方式推介各地文旅特色产品。美团旅行还将投入3500万元资源,启动酒店民宿旅游日专属IP活动“19大促”。此外,美团乐园季等系列活动也将陆续推出,助力消费者解锁美好旅程。        蚂蚁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侯琼介绍,支付宝将联合平台上千商家和合作伙伴投入3.5亿元补贴,推出旅游惠民主题会场、入境游客专享大礼包、景区“碰一下支付”补贴升级加码、AI创新服务带动二次消费等惠民举措。支付宝将在APP内搭建“5·19中国旅游日”专题线上活动,覆盖全国景区门票、酒店套餐、旅游线路等热销商品,联合商家推出限时补贴。为方便境外游客畅游中国,支付宝国际版将联合飞猪、滴滴等合作伙伴推出5·19专题“畅游中国大礼包”,为每位入境游客提供最高700元的权益,覆盖机票、酒店、火车、商圈消费等场景,并为免签国家游客额外提供机票优惠券。        高德地图副总裁王桂馨介绍,高德地图将在主题月期间推出系列便民惠民举措,包括:协调打车、顺风车、酒店、景区门票、租车、加油等各个业务板块资源,推出519元优惠券包,总计价值超1.5亿元;上线城市寻宝专区,在全国各地设置线上虚拟“宝箱”,用户可在高德地图APP上查看宝箱位置,导航前往目的地附近后,便可在线上开箱领取福利;开发“2025中国旅游日文旅推荐地图”,包含各地精选推荐的文旅优质目的地;发布英文版地图AMAP,专门为国际用户及来华游客设计,提供全英文界面导航服务;上线世界地图服务,在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中文地图服务。         华住集团华北公司首席执行官滕秀霞介绍,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活动期间,华住集团将组织旗下30余个品牌矩阵参与活动,推出多重惠民举措。其中,亿元礼遇计划活动覆盖超过全国1.1万家酒店,总让利近1亿元。针对全量用户设置“早鸟价”“周末连住折扣”等节令大促,为消费者出游增添福利,活动期间让利促销金额超过5000万元。会员日期间,针对会员推出双倍积分券,积分5折兑房等。此外,在抖音平台上推出“旅游目的地爆款好价房”,以酒店预售券为载体,促销力度平均为7.5折,让利促销金额超过1600万元。        携程集团高级副总裁王韦介绍,“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月期间,携程预计投入总价值超过2.5亿元的折扣优惠及惠民消费券,涵盖机票、酒店、门票、团队游等全品类旅游产品。在产品优惠上,酒店领域数万优质住宿产品商家积极加入,上线包括消费直减、一起订专项等多重优惠福利。在打造主题线路游方面,精选超过20万条优质酒店资源及3500条热门门票产品,特别推出“一站式旅行套餐组合”,将酒店住宿、景区门票、当地特色餐饮以及交通接送等要素打包组合,整体价格更实惠。
“反向旅游”流行 折射旅游本质回归 2025-04-24 13:19:32
    “反向旅游”背后折射出的是年轻一代在旅游过程中“做减法”,在舒适体验度上“做加法”的消费新理念。这种转变让旅游不再仅仅是一种“打卡”行为,而成为一种心灵放松与自我疗愈        近年来,每逢节假日,当“人从众”的景象刷屏时,许多年轻人便悄然调转方向。他们放下攻略、远离“热榜”,到“冷门”小城、乡野村落甚至城市角落开启了一场场“反向旅游”。“反向旅游”背后折射出的是年轻一代在旅游过程中“做减法”,在舒适体验度上“做加法”的消费新理念。轻松、舒适正在成为年轻人的度假“新潮流”。        在旅游市场多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当下,“反向旅游”正成为年轻一代的心头好。年轻人以“躺平式旅游”的姿态,逃离热门景点的喧嚣,深入探寻“冷门”之地的静谧,重新诠释了假日旅游的意义。这种旅游方式,不仅是对传统旅游模式的颠覆,更是对旅游本质的回归。     “反向旅游”的兴起,深刻反映了年轻一代消费观念的转变。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渴望在假期里觅得一方宁静与自在的天地。他们不再热衷于追求表面的热闹与繁华,而是更加注重内在的体验与感受。这种转变让旅游不再仅仅是一种“打卡”行为,而成为一种心灵放松与自我疗愈。        对于旅游市场而言,“反向旅游”无疑是一股清新的活力之风,带动了众多“宝藏”小城的旅游热潮,让这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地方因年轻人的到来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发布的《中国魅力小城旅游研究报告》显示,“90后”已成为小城旅游的主力军,占比高达48.1%。这一趋势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也为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反向旅游”的兴起,也给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旅游目的地需要更加注重特色化、差异化打造,以满足年轻人对独特文化体验的追求。无论是特色美食、千年古建,还是自然风光、民俗节庆,都需要被深入挖掘和精心包装,以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旅游服务也需要更加人性化、精细化。在“反向旅游”中,游客往往更加注重旅游的舒适感和自由度,这就要求旅游行业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同时,更要关注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灵活和贴心的服务。        此外,“反向旅游”也对旅游行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助力下,年轻人实现了“我的行程我做主”“我的目的地我定义”。这就要求旅游行业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来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体验。例如,通过开发智能旅游APP、提供定制化旅游服务等方式,更好满足年轻人对旅游行程的自主规划和个性化需求。      “反向旅游”的兴起,既是机遇也是考验。旅游行业应积极拥抱这一变化,以创新的思维和开放的态度迎接新的挑战。同时,广大民众也应理性看待“反向旅游”,在追求舒适与自由的同时,也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生态环境,做到文明旅游、绿色旅游。唯有如此,才能让“反向旅游”这一新潮流持续健康发展。
上一页
1
2
...
16
搜索
搜索
关闭

服务热线 

吉林省吉旅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7099号南波大厦B座3层

吉林省吉旅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长白山红松王景区

吉林省吉旅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吉旅行公众号

吉林省吉旅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旅控集团公众号

版权所有:吉林省吉旅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吉ICP备1900098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长春